网站首页     联盟简介 联盟成员 联盟动态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媒体关注 联盟资源 技术成果 合作交流 申请加盟 联系我们
  今天是: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高粱苗前苗后封闭除草技术及注意事项

2017/5/10 18:16:45          高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我国高粱分为4个区:高粱早熟区、高粱晚熟区、春夏高粱区和南方高粱区。高粱按用途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高粱幼苗比玉米细小、生长缓慢,因此苗期受杂草威胁较为严重。抓好苗前防除,及早把田间杂草消灭在造成为害之前的萌芽阶段尤为重要。但是由于高粱种子较小、芽鞘单薄,特别有些杂交高粱品种、芽鞘缩短、拱土能力差、在萌芽期表现抗药性弱,不宜选出十分安全的除草剂。目前多利用位差、时差、采用一些三氮苯类、苯氧羧酸类等除草剂进行苗前或苗后处理。 
  一、高粱苗前封闭除草 
  播后至出苗前的化学除草是利用时差选择法除草的方法,它是在高粱种子播种后,幼苗未出土前,喷洒高粱田除草剂,而杂草萌发早的,遇药后会迅速死亡,达到除草目的。 
  高粱田苗前封闭可选用: 异丙甲草胺、甲草胺、绿麦隆等。 
  安全系数:异丙甲草胺>甲草胺>绿麦隆。 
  高粱耐药性差,乙草胺不能用于高粱田除草。生产上多用异丙甲草胺或甲草胺与莠去津混用防除高粱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1.高粱封闭除草剂使用技术 
  ① 72%异丙甲草胺EC,每亩用100ml-150ml,兑水35kg左右,喷洒土表。既能防除稗草、谷莠子等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小粒种子阔叶杂草如灰菜、苋菜等,对高粱也非常安全。 
  ② 在阔叶杂草基数较大的地块可与莠去津混用,能达到禾阔全杀的效果。可用72%异丙甲草胺EC75ml,加90%莠去津WDG50-60g,兑水35kg,播种覆土后均匀喷洒于土表,禾阔双除。 
  ③ 48%甲草胺EC200ml-300ml加90%莠去津WDG50-60g兑水35kg,喷洒土表。 
  ④ 25%绿麦隆WP,每亩用200-300g,兑水50kg,均匀喷于土表。 
  2.注意事项 
  请根据当地技术人员指导使用封闭除草剂,因为高粱相对播种相对较浅,使用不当会影响种子发芽,可能产生药害;笔者不太建议用这封闭的,又要土地湿润的,又要平坦的;一般不好控制。酿酒用高粱种植时,要注意天气,若连续下雨温度突然降低,就会影响了种子的发芽率。 
  二、高粱苗后除草 
  苗期化学除草是利用除草剂在作物和杂草体内代谢作用不同生物化学过程来达到灭草保苗目的。高粱出苗后5-8叶期,抗药力较强,使用化学除草剂较安全,而5叶前、8叶后对除草剂很敏感,故苗期化学除草一般在5-8叶期进行,否则容易产生药害。高粱化学除草应严格掌握喷除草剂时间、浓度和品种。 
  高粱田苗后除草可选用:莠去津(建议使用高含量)、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注意用药量和作物大小)、氯吡嘧磺隆(除香附子等莎草)、辛酰溴苯腈(防除部分恶性阔叶杂草)、麦草畏、唑嘧磺草胺、敌草隆、灭草松等。 
  1.高粱田苗后除草剂使用技术: 
  高梁苗后4-6叶期,可亩用50%二氯喹啉酸WP66.67-80g加90%莠去津WDG50-60g或者使用30%二氯·莠去津可分散油悬剂200ml/亩,禾阔双除。如田间香附子等莎草大量发生可在高粱苗后4叶期到抽穗前,杂草2-4叶期施药,亩用75%氯吡嘧磺隆WDG4-6g或亩用72%2,4-滴丁酯EC30-50ml。 
  2.其他除草剂使用技术: 
  ① 48%麦草畏EC25-40ml/ 亩,高粱苗后3-5叶期,阔叶杂草2-4 叶期施用。 
  ② 22.5%辛酰溴苯腈EC80-126ml/亩,高粱苗后4-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施用。 
  ③ 80%敌草隆WP66g/亩,高粱播后苗前喷施。 
  ④ 48%灭草松AS166-200ml/亩,高粱苗后阔叶杂草2-4叶期。 
  3.注意事项: 
  ① 打药时,空气湿度要造宜,否则影响药效的发挥。 
  ② 高梁3叶期前易产生药害。 
  ③ 3叶期以上的野糜子抗药性强,不易除净。 
  ④ 敖杂2系列的品种对莠去津敏感,故应注意。

 

 

 

 

来源:中国农药第一网

 

 
热点推荐
关于召开第二届全国高粱产业学术研讨会暨联
关于召开首届全国高粱产业学术研讨会暨产业
关于召开首届全国高粱产业学术研讨会暨产业
高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盟项目清单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 (专
2020年中国红高粱产业高峰论坛在朝阳召
高粱联盟获科技部“高活跃度联盟”表彰
金沙县:有机高粱产业成为脱贫攻坚“新引擎
仁怀建设高标准有机高粱种植基地,为茅台酒
贵州仁怀:高粱杆加酒糟 种出飘香菌菇
阅读排行
联盟简介
联系我们
2020年中国红高粱产业高峰论坛在朝阳召
国鉴高粱新杂交种“赤杂29”
帚用高粱新品种龙帚1号
关于召开首届全国高粱产业学术研讨会暨产业
关于召开首届全国高粱产业学术研讨会暨产业
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高粱支链淀粉含量的栽培
“晋杂30号”高粱新品种
高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评为国家A级联
版权所有:高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地址:太原市小店区长风街2号 邮编:03000
技术支持:山西浩成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晋ICP备1400294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