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在衡水市阜城县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内,火红的高粱穗迎风摆荡,散发着浓浓清香,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4600亩成熟的高粱映红了农民的笑脸。这是该县坚持走产业扶贫路子、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科研机构+农户+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用科技和效益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举措。
今年以来,阜城县投资2.8亿元建设了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其核心区占地面积10260亩,涉及12个村、12个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1314户。核心区按功能定位分为种植区、养殖区、功能服务区三大板块。其中,种植区面积9600亩,与河北益彰食品酿造有限公司、衡水老白干酒业集团、河北古船食品有限公司、北京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种植合同,种植用于酿酒的优质高粱、非转基因大豆等特色农作物,实行订单农业,全力打造当地知名食品企业优质原材料基地。
该县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科研机构+农户+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在园区内种植优质高粱4600亩,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测土施肥、统一灌溉、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获、统一品牌标识、统一销售,分户经营,使园区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通过与衡水老白干酒业集团签订高粱收购协议、益彰公司负责外销等方式,保证种植户不滞销、价稳定、常受益。
为彻底打消农民在管理上的顾虑,阜城县农林部门的技术人员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高粱的种植管理技术,利用无人机对高粱实施喷药治虫,并对崔家庙镇清东涯、前砖门、后砖门等7个村的高粱免费投放赤眼蜂除治虫害,减轻了农民负担。他们针对高粱不同生育期进行技术指导,在园区内定期进行病虫害检测,每天监测一次,指导农民及时防治,共发布病虫情报5期。同时,他们还实行保姆式服务,让农民种得上、管得了、收得好。
种植户在种植高粱的过程中和园区签订了种植协议和农产品保护价收购合同,而保护价的制定更是给农户吃了定心丸。“咱今年的高粱丰收在望,按每亩收入1000斤计算,跟园区签订的合同是每市斤1.2元,一亩地收入可达1200元。我已经和园区定了明年的合同,明年继续种高粱。”崔家庙镇前砖门村村民刘金亮说。
来源:衡水日报